世界快看点丨政协江淮行|六安舒城:“救急难”解群众燃眉之急
大皖新闻讯日前,政协江淮行采访团来到六安市舒城县。该县建立村级“救急难”互助社,创新社会救助模式,通过发动社会力量筹集资金等方式,及时对遭遇重大变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、而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紧急情况给予先行救助,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。
关键时刻帮渡过难关
村里对张巨明(左一)展开“救急难”救助。
【资料图】
张巨明是舒城县桃溪镇金圩村村民,去年妻子突发大病,医疗费一下花去了七八多万元。面对突然的变故,家人一筹莫展,生活陷入困境。镇、村干部得知他的困难后,当天“救急难”互助社就把1000元救助金送到了他手里,并上报镇政府又申请到2000元救助金,还帮他的妻子申请了低保。张巨明一家对此非常感激。
记者了解到,金圩村于2018年6月成立了“救急难”互助社,至今已救助68户92人次,救助金发放7万多元。“救急难”互助社资金由县乡财政配套、村集体出资和社会捐款三部分组成,通过互助社专用账户管理,专款专用。
金圩村党支部书记金照彪告诉记者,“救急难”互助社开展以来,对一些突发的大病户、天灾人祸困难户等,在家庭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情况下,享受“救急难”互助社给予救助。“能第一时间给予群众关怀,及时解决困难群众遇到的突发性、临时性等急难问题,切实保障突发事件的困难群众享受临时基本生活保障。”
已累计救助2万多人
舒城县民政局局长汤安和告诉记者,发现困难群众需要救助情况后,村互助社立即启动救急程序,即可给予1000元救助,数额较大时,由村互助社及时进行网上申请审批,乡镇、县可分别给予2000元临时救助,救急资金最快可在2小时内到位。
记者了解到,在互助社的运行中,六安市明确规定了“谁调查、谁审核、谁审批、谁负责”的工作机制,并要求所有救助资金的发放都要进行公示,接受(居)民监督。截至目前,舒城县已成立了405个村级(含乡镇街道)“救急难”互助社,村级层面覆盖率达到99%。自“救急难”工作开展以来,累计救助20902人次,救助金额2250万元。救助人次和金额逐年增长。
汤安和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数据库、救助信息系统等,利用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,及时分析提示各类家庭可能出现的困难,探索预警和主动施救的可能。
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