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眼中的优秀记者丨“焦桐,如今就在我眼前”
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逸菲 记者 王文齐
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评论工作室主任王庆峰之前来过一次河南,那是几年前,在读过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后,他到商丘永城,探访梁孝王陵。
(相关资料图)
第二次来河南,是参加此次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开展的青年骨干新闻工作者学习穆青、增强“四力”培训班。
8月29日一早,他特意来到焦桐广场,亲眼看到那棵历经60年风雨洗礼的泡桐树,只见它安静矗立在路边,初秋时分,微风吹动树冠葳蕤的华盖,“很特别的感觉,以前看了很多报道,听过很多故事,焦桐,如今就在我眼前。”
“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、科学求实、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……在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后,我发现,焦裕禄精神潜移默化地贯穿在我的实际工作中,也体现在践行‘四力’的具体行动中。”
在上大学时,王庆峰就表现出对新闻评论的浓厚兴趣,工作后,他成为一名新闻评论员。
他眼中的评论工作经历了一些变化。以前,评论员更多是坐在办公室里,研究大政方针和各种理论,“对实际省情市情乡情的了解不够准确,缺乏历练,有点闭门造车的状态。”王庆峰说。
平时,他会有意识地出去走一走,“否则,学到的知识就是‘死’的。”王庆峰告诉记者,他在“走一走”的过程中,会将书中和文件中的内容与实地探知的情况交叉印证,之前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就变得更生动和立体了。
王庆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说:“很多时候,光靠在办公室看书和思考可能会陷入迷惘,一旦有机会去实地调研,就能很快发现问题,再有意识地去追索。”
他介绍,单位最近也在做新的尝试,将新闻报道小组和评论员组成调研小分队,实地调研采访,“跨部门合作产生了‘一加一大于二’的效果。以往,新闻报道力求鲜活,但缺乏理论深度;而没有实际调研,评论也会显得干巴巴的。”
当新闻记者与评论员“搭伙”干活,评论员的问题意识更多参与其中,会使评论变得好看且有故事性,新闻报道也会更有高度深度,“不论什么新闻体裁,只有不断增强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,才能提品质、出精品。”
“这次兰考之行很充实,开班两天来,日程满满,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环节,我都收获很大,相信会很快体现在今后的作品里。”王庆峰说。
关键词: